起点: 资产使用部门同时启动两条线: 线下:填写纸质处置申请报告,并由负责人签字。 线上:在资产系统中编制资产处置申请单,并提交给部门负责人线上审批。 管理部门审核: 管理部门需要同时收到纸质报告和线上审批流后才开始处理。 管理部门进行现场核验,这是第一个决策点(菱形)。 若核验有问题,则驳回给使用部门修改后重新提交(线上和线下)。 若核验无误,则管理部门在线上系统中审批通过,流程进入下一环节。 国资办审核: 国资办收到申请后,组织三方(国资办、使用部门、管理部门)现场核验,这是第二个关键决策点。 若核验有问题,同样驳回至使用部门。 若核验无误,则执行关键线下操作:将资产搬运至待处置仓库。 完成搬运后,国资办在线上点击审批通过,系统流转至其负责人进行终审。 终审通过后,系统执行下账操作,整个处置流程结束。 业务逻辑性和权责性: 双线并行:流程体现了“线下纸质材料+线下签字”与“线上填报+线上审批”并行的特点,二者在“管理部门审核”节点汇合。 双重核验:设置了“管理部门现场核验”和“国资办三方会审”两个核验环节,确保资产处置的严谨性。 闭环管理:对于核验发现的问题,设有明确的驳回路径,形成一个修改-提交-再核验的闭环,直到无误为止。 权责清晰:每个环节的操作主体(使用部门、管理部门、国资办)都非常明确。 近期资产系统更新: 1. 优化资产配置申请单工作流流转,系统可通过单据填报的资产归口管理部门,自动流转至归口资管员; 2. 图书期刊类资产(A04大类)添加图书定价字段,非图书类资产可忽略该字段; 3. 为更好的与财政对接,将采购组织形式与资产用途设置为必填字段; 4. 为更好的与总账系统对接,表单头部增加会计科目归集,并设置金额校验(使用批量导入资产的老师可能会出现校验问题,请联系技术人员); 5. 优化了资产变更申请业务流程; 6. 优化了资产处置申请业务流程。
|